一、家庭储能痛点与需求
经济性不足:静态储能策略难以匹配动态电价,峰谷套利收益低;
绿电消纳低效:光伏自发自用率不足50%,余电上网收益微薄;
安全风险突出:电池过充/过放加速衰减,热失控隐患缺乏预警;
用户体验差:多设备控制分散,无法远程监控与策略优化。
二、解决方案架构与核心技术
1. 系统设计理念
以“AI策略驱动、安全主动防护、能源零浪费”**为目标,构建家庭能源自治闭环。
2. 技术架构
[设备层]:光伏组件、储能电池、逆变器、智能电表 →
[边缘层]:EMS家庭网关(本地实时计算) →
[云平台]:AI优化引擎(电价预测、负荷预测、寿命管理) →
[应用层]:家庭能源App(策略可视化、远程控制)
3. 核心功能模块
动态充放电优化
基于本地电价与气象数据,AI算法自动生成充放电计划,实现**“光伏优先自用、谷电低价充电、尖峰高价放电”**,典型场景下用电成本降低40%;
支持余电上网收益模拟,自动切换“自用模式”与“售电模式”(如德国电价场景下,年度收益提升300欧元)。
全栈安全防护
电池级保护:智能温控(温差<3℃) + 析锂预警(精度>90%);
系统级防护:AI预测电池健康度(SOH误差<5%),异常状态自动切换至安全模式;
应急备电:电网断电时0ms切换至储能供电,保障冰箱、网络等关键负载运行。
智能家居联动
接入空调、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设备,动态调节用电优先级(如电价高峰时段暂停充电桩运行);
通过App实时查看发电/用电/储能数据,支持语音控制(兼容Amazon Alexa、Google Home)。
三、典型场景与数据验证
场景1:家庭光储一体化(5kW光伏+10kWh储能)
痛点:光伏自发自用率仅45%,余电上网收益低,电池寿命3年衰减至80%。
方案:
EMS动态调节储能充放电,匹配晴天/阴天发电曲线;
谷电时段(0:00-8:00)充电,尖峰时段(18:00-22:00)放电。
效果:
光伏自用率提升至85%,年度电费节省1200元;
电池年衰减率<3%,寿命延长至8年以上。
场景2:电动汽车家庭充电协同
痛点:夜间充电叠加家庭负荷,导致需量电费激增。
方案:
EMS识别电价尖峰时段,自动延迟充电至谷电时段;
储能系统在用电高峰期为家庭负载供电,降低电网取电功率。
效益:
家庭月度需量电费降低35%;
电动汽车充电成本下降50%。
四、技术优势与用户价值
技术壁垒
全球首个通过TÜV认证的家庭储能EMS系统,支持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多协议兼容;
自研轻量化AI算法,可在低算力网关(如树莓派)实现毫秒级响应。
用户价值
经济性:投资回收周期缩短至4-5年(传统方案7-8年);
便捷性:App一键生成能源报告,自动申报政府补贴(如美国ITC退税);
环保价值:家庭碳足迹减少60%,支持碳中和目标。
扩展性
虚拟电厂(VPP)接入:聚合家庭储能参与电网需求响应,获取额外收益(如澳大利亚用户年度增收500澳元);
氢能融合:未来兼容家用氢燃料电池,实现冬季长时备电。
五、方案部署与支持
硬件配置
EMS家庭网关(含4G/Wi-Fi)、电流传感器、环境监测模块;
适配主流品牌电池(特斯拉Powerwall、比亚迪Battery-Box)。
服务承诺
7×24小时远程运维,故障响应<1小时;
软件终身OTA升级,支持政策规则自动同步。